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16型人格测试知乎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16型人格测试知乎以及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心理人格测试||我为什么建议每个人都做做人格测试
最近沉迷做人格测试,以前对这些是不感冒的。
既然感兴趣了,也花时间了,那就也分享出来,给同样感兴趣的朋友玩一玩。
文章会分四个部分,可以跳读,也可以按顺序往下读。祝阅读愉快!
「如何在这个充满意外和不确定的世界生存」
认知理论认为,对“有意义”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人们希望将世界放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之中进行理解,不愿意陷入无意义而混乱的处境之中。
「银光闪闪的天空」
找到你的天赋、优势。为什么看了人格测试,你仍然不能判断自己能不能学会PR、Excel,你仍然不能确定世界需不需要我,因为人格测试不是帮助你来做这个的。找到天赋起码可以一般努力一般收获,但是不适合自己的路是加倍努力减半收获。赢的前提是不输,小优势在长期可以得到最优体现。
「一片水土养一方人」
人是要汲取营养的。环境像土地,人像幼苗。你非要在红土地种水稻,不用看都知道结果是什么了。但是适合酸性土壤的茶树、杉木就可以在这里被种植,在这里生长发育。
排名前三反对的理由有1.迷信 2.受暗示 3.贴标签
迷信
有人觉得这跟星座、生肖一样,有迷信成分。我的想法是,生肖、星座是固定的,生下来就确定的,但这个是经过测试,得出的结果。非要比科学性的话,这个更胜一筹。
受暗示
有人觉得我不听我不听,人都是会对号入座的,我不要受暗示。我的想法是,你也没必要因为测试结果,就指着自己说“你最好全部从实招来”。这只是给你的一个参考,不是要判你死刑。
贴标签
有人担心如果我是A类型的人,那我就有封闭、不容易执行细节等等的缺点,这是不是简单地对我下判断了呢。其实人格测试不是为了归置污名。还是那句话,是让你不要冲着逆风去,因为个人都是有限的、脆弱的,不要翻盘不成倒是翻船了啊,朋友。
01/ 16 personalities
有两个网站,先推荐我比较喜欢的这个。
1.
喜欢的理由显而易见,画面丰富又美观。
2.
第二个是这个,有93题和28题两种版本可以选。
02/ Pioneers, Drivers, Integrators, and Guardians
第二种这是在职场中,团队用过的一种测试。
必须抱歉地说我还没找题目,朋友们可以就着结果看一下自己对这类分类是否感兴趣,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去找找题目。
INFJ倡导者、INTJ专家型和ISFJ照顾者。
INFJ是在16 personalities测出来的,INTJ是在apesk的93题版测出来的,ISFJ是28题版测出来的。
分享一个我自己让测试结果不仅仅是测试结果的方法。
这样子,我就可以打开文档就一眼看到关于“我”的描述,也可以继续积累自己对描述我的这个词的理解,还有积累事实,去佐证为什么我认为我是这样子的人了。
测试的意义在我看来有三个,自我对话的开始、接受和精力配置还有人格多样性对世界的价值。
不管是测试结果中你认可的、质疑的,都构成了自我对话的开始,它驱动你选择特定的职业道路和生活方式,又反过来塑造你。
接受不可改变的,将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
每种人格都是世界多元性的一部分。一席有位讲者何宏怀分享过,我们一方面要享受价值多元,另一方面可能要忍受价值多元。《原则》的作者也建议,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任何人的单一体验本质上都是存在扭曲的,我们应该承认和认真对待这一点。
最后,用北辰青年的一句话来送给大家,行动是一切改变的核心。
PS.顺便说一句,我老是觉得排版出来很丑。可能是我能力太有限了,希望能发展出排出美丽排版的能力吧。有好看的排版请给我指个路了,谢谢。
拓展资料
[1] 16型人格与MBTI(开篇),知乎
二、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
不靠谱,没有任何测试可以用一分钟时间测出人的性格,首先正版的MBTI是有版权费的,网上的测试大都是七拼八凑,大量删减的的,实在是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其次,别说一分钟的,就算是正版的MBTI,在心理学学术领域也一样面临争议,人的性格是复杂多变的,通过短短几十道题,把几十亿人简单的分成16种性格本身就不科学,更何况你只有一分钟,恐怕连10道题都没有。
MBTI是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一起制定的性格分析指标,这对母女以荣格的《心理类型》中的8种心理类型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人类不同性格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开发出了备受欢迎MBTI测验。
MBTI将人格划分为了16种不同的类型。
MBTI不靠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迈尔斯母女并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心理学培训。
荣格指出《心理类型》是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现在荣格的8种心理类型学说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
MBTI测验测出的结果都是偏向正面的,严谨的心理学又怎么会只捡好听的说呢?
在测试中,有人发现自己每次测试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果说时隔几年结果不同还能勉强说得过去,但短期内得出不同的结果,只能说明这个测试没用任何的参考价值。
很多人觉得MBTI准确,是因为它的描述过于笼统模糊,可以代入到每个人身上,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属于严肃的学科,是要经过科学验证的,MBTI把人分成16种类型,却没有任何的实验数据支持,如果只是通过对人观察,哪怕是长时间的,这个分类也是武断的。
这个测试,如果只是把它当个娱乐,到是无伤大雅,但切忌不要对结果太过认真,尤其是这种一分钟的删减版。
三、如何测试一个人的人格
1.说话声音大,语速快,气势压人的人,内心没有底气,所以才会虚张声势。说话温柔,慢条斯理的人,往往逻辑清晰,真有本事的人不必用气势压人。
2.如果你感觉有人在看你,你可以打哈欠,如果那个人也打哈欠,说明他在看你,因为哈欠会传染
3.第一眼就觉得不顺眼的人,趁早远离,以后只会越看越不顺眼。
4.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往往越缺什么。
5.不要和一个人熟得太快,先维持表面的友好,想要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时间会给你答案。
6.不要小瞧那些独自吃饭的人,他们往往有明确的目标,伪合群只会浪费时间,牛逼人物都是在暗处打磨自己,野蛮成长的。
7.看到好的回答,知道双击屏幕的人,都是高情商的人。
8.成年人的社交里,带“吧”和不带吧是两个意思,比如:“我请你吧”和“我请你”是不同的意思,前者只是客套,拒绝就好了。
9.能主动为人开门,轻声关门的人,说明他心思细腻,经常为别人着想。
10.说话经常用“但是”的人,通常不够自信。
11.发现知乎的秘密这么难吗?双击屏幕,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12.嫉妒你的人,通常层次地位和你差不多,人们对高自己好几个层次的人只会仰视和羡慕。如果有人嫉妒你,说明他觉得你们在一个水平,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拼命努力,离开他所在的层次。
13.一个人讨厌的东西,比喜欢的东西更能反映他的真实性格。
14.默默无闻的人,如果不是混吃等死,往往能一鸣惊人。
15.958毕业的人,找对象往往优先考虑名牌大学毕业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会很高
16.有一句话很扎心也很真实:
“如果你与某个人相处非常愉快,
你抛的梗,他都能接住
最大可能不是你遇见了知己,
而是遇到了情商阅历极高的人,
他在向下兼容你”。
同理,
如果遇到了一个男生,
你们聊得很开心,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不要芳心暗许,也许你已经是他的猎物了,
真正的喜欢是结结巴巴,狩猎才游刃有余。
17.知道怎么爱自己的人,才会知道怎么爱别人。
18.总说自己迷茫的人,不是真的迷茫,而是因为懒,不愿意看书,不愿意早起,害怕付出努力,更不愿意尝试,清醒地看着自己堕落。
19.被批评后一点不在乎的人,要么是高手,要么是咸鱼。
20.老是借笔不还的人,再跟你借笔的时候,记得把笔帽拔下来给他,大概率对方用完就会还给你。
21.看起来和谁都很熟的人,往往没有真心的朋友,在人群中沉默寡言的人,看起来没什么朋友,但都会有一两个过命的死党。
22.如果很久不联系的人,在微信上问你“在吗”,一定是有事找你帮忙。千万不要立刻回他,多半是群发的消息,晾他三四个小时再回复,这时候应该找到替罪羊了。
23.坐电梯的时候,人们喜欢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是因为着急,而是觉得尴尬,不信你自己一个人坐电梯的时候,看看你还一直盯着不
24.对服务员态度不好的人,往往人品也不好
25.那些对你口无遮拦,人前不给你台阶下的,就是对你有意见的,绝对不会是什么心直口快
26.如果有人对你欲言又止,说一半留一半,这时候你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他,沉默地等待着,过不了几秒钟,他一定会说下去。
27.上面那条,学会的双击一下屏幕。
28.模仿对方的动作或词汇,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29.如果一个人说谦卑的话时,仍能大方自然,音量不减,那么他一定是自信!
四、MBTI人格测试和解析版来了,各维度的代表人物里有哪些明星
你是INTJ还是ENFP?近来可能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句式,而这便是最近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为什么MBTI可以引起如此强烈的网络讨论?品牌如何想抓住这个势头,又可以采取什么营销策略呢?
MBTI火了。在微博平台上,#MBTI#话题阅读量高达15.9亿,除了网友在话题页面讨论火热,说唱、游戏、综艺等各领域都试图从中分一杯羹,MBTI测试俨然发展成为一张新时代社交通行证。在知乎问答社区,MBTI话题专栏下已收纳近2万条问题,并衍生了23万条讨论,内容包含MBTI类型长相、气质、职业、价值观等方方面面。
在汇聚兴趣小组的豆瓣平台,“个体成长心理 MBTI”小组吸引了51503名成员的加入,专注于MBTI测试的MBTI中心站小组如今也已有12336名成员聚集于此,分享迷茫,交流感悟。可见,MBTI性格测试正以意想不到的迅猛之势成为继星座、占卜之后的新一轮流行文化,影响着大众对自我的性格认知判断与价值塑造。
其实,MBTI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的简称,它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她们在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八种心理类型基础上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即注意力方向(E/I)、认知方式(S/N)、判断方式(T/F)和生活方式(J/P)。
基于十六型人格的不同性格表现,网友们也在持续发散想象,生成多元UGC内容,用MBTI装点自己的网络人格:混迹社交平台的网友们将代表自己性格的四个字母置顶于主页或简介,渴望在相似的性格标签下寻找相通的灵魂;以十六种人格类型为基础的自制梗图传播广泛,人们在幽默逗趣的图片中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朋友的吐槽,也寄托自身无处安放的情感;
在生活之外,连《甄嬛传》、《红楼梦》、《鱿鱼游戏》等热门剧集角色也成为了MBTI的承载对象,广大年轻人以“媲美文学大家的鑚研精神”将各种角色分析透彻,以此点缀闲来无事的日常生活。甚至在韩国,Youtube频道Mission Possible还专门推出了观察类真人秀《MBTI Inside》,聚集16种不同人格类型的嘉宾,通过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比较不同MBTI类型人群之间的差异。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16型人格测试知乎(一分钟的MBTI性格测试靠谱吗)】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长久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bseo9.com/16378.html